• 畅想中文网 > 穿越 > 大唐杨国舅 > 第二〇四章 细思则恐
  • 第二〇四章 细思则恐

    作品:《大唐杨国舅

    作为当世名家,张九龄的才华确实无与伦比,当他将诗当众吟出后,在场懂诗的人都为之折服。

    能在短时间内,把应制诗作得如此工整隽永,诗意深远,足可载入诗集典册,这种造诣,在场每个人都自问做不到。

    很多人都在想:“莫非陛下提前泄露了应制诗题目给张九龄,他才能如此轻松应付?”

    质疑的人中,最不甘心的要数李林甫了。

    但李林甫扪心自问,才学根本就无法跟张九龄相提并论,他又不确定是否皇帝有意泄露诗题,便转身向李隆基请示:“不知陛下对张令公的诗,有何指点?”

    李隆基畅快地挥了挥手,笑道:“此诗甚好,说出朕心中所望,今日与宴的有十道来朝集使,你们当不负张卿家诗中所言,为国为民,谨记魏文贞公所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之理。”

    十道朝集使皆起身领命:“臣等谨记。”

    李隆基笑着说道:“不是要你们记住,而是要让天下臣民都明白这个道理。张卿家,你的诗很好,若无他人出来,今日应制诗便以你为擢。”

    张九龄恭敬应了。

    李林甫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他恨不能自己出来作首诗将张九龄比下去,但他又自知才学不行,只能寄希望于在场人,偏偏张九龄现在是宰相,莫说是没人能比,就算真有人有此诗才,也不会刻意去拂张九龄的面子。

    “看来天下诗人,当以张卿家为首,爱妃以为呢?”

    李隆基并不觉得丢人,甚至还觉得自己选拔了天下最好的人才担任宰相,那是自己任人唯贤的体现,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武惠妃尽管对张九龄不忿,却只能顺着皇帝的话说下去:“陛下所言极是。”

    “哈哈。”

    李隆基兴趣甚高,霍然站起,竟然举起酒杯从玉阶上走了下来,在场所有王公大臣只能跟着起身做躬迎状。

    最后李隆基走到张九龄跟前,举起酒杯道:“朕能得张卿家如此良臣,实在是朕之幸,来,朕敬张卿家一杯。”

    张九龄诚惶诚恐:“老臣怎敢……”

    说是当不起,皇帝已然做足姿态,张九龄只能领受。

    君臣二人面对面共饮,在李隆基转身回玉阶时,不知有不少人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张九龄。

    ……

    ……

    这场宫宴俨然成为了张九龄的专场,所有人都围着张九龄转,连皇帝都不例外。

    张九龄也觉得颜面有光,当他坐下来时,身边的裴耀卿振奋地道:“张公真乃群臣典范,真为我等读书人争气啊。”

    所说“我等”,俨然是把朝中正统科举出生的读书人归为一派,别的任何派系都不能融入他们的圈子。

    李林甫不想让张九龄继续出风头,请示道:“陛下,听说今日有公孙氏献舞,不知是否可传出来,以让众臣僚欣赏?”

    “正有此意……”李隆基正要应承,却见身旁坐席上,咸宜公主站了起来,目光随之转了过去。

    咸宜公主起身,在很多人看来无非是又有什么好宝贝要献给皇帝。

    咸宜公主一向以古灵精怪著称,宴会上基本上充当着开心果的角色,群臣也喜欢拿她打趣,皇帝宠溺的女儿,自然是整个宴会的主角。

    “咸宜,你有事吗?”李隆基问道。

    咸宜公主笑道:“父皇,儿臣知张丞相诗才了得,这几日也偶得一首诗,想跟张丞相请教一下。”

    在场王公大臣闻言不由莞尔。

    小姑娘家,以往总是被张九龄以不学无术暗讽,犹不知趣,今日居然说要跟张九龄请教作诗,那不跟刚开蒙的稚子遇到博学鸿儒,居然要讨教四书五经一般?明显朝纲了。

    “咸宜,别胡闹。”

    武惠妃率先开口斥责,她要体现出自己对女儿管教森严,咸宜公主此番唐突造次,并非是出自她的授意。

    这是武惠妃的态度。

    李隆基兴致却很高,摆摆手道:“无妨,无妨,咸宜能请教张卿家,乃是她的荣幸,天下士子,有几人有如此机会?生在帝王家,自然有些优待,朕就给你这个近水楼台的机会。”

    李隆基很宠爱咸宜公主,眼见女儿有心,出来向当世堪称学问第一人的张九龄讨教,做父亲的难免有几分欣慰,父母谁不望子成龙?自然是希望女儿学识越高越好。

    “既然父皇恩准,儿臣便问问张丞相,是否肯赐教呢?”咸宜公主笑眯眯地看向正襟危坐的张九龄。

    张九龄此时有些尴尬,平时他喜欢考校咸宜公主学问,口吻中难免有奚落看轻之意,倒不是他没风度非要跟一个小姑娘计较,而完全是他从心底里厌恶这个小姑娘的母亲。

    “公主肯请教,老臣自当洗耳恭听。”

    张九龄起身,强装笑颜地行了一礼。

    咸宜公主是晚辈,但也是皇帝的女儿,算是臣子之主。

    臣子面对主上,必须要体现出足够的恭敬,这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应该遵守的礼数。

    咸宜公主两眼放光,俏面露出慧黠的笑容,道:“既然张丞相肯听我的拙作,那我就说了。”

    众人都以戏谑的姿态等候咸宜公主的“大作”。

    “东山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先是吟出两句,用词浅白,没有任何一个生僻字,朴实无华中带着一种打油诗的平俗,感觉像是在说一件事,而不是作诗。

    所有人第一印象是:“公主才华不过如此。”

    “张丞相,您在东山建了一座东山堂,这首诗便是说这个的。”

    咸宜公主笑着解释了一句,没有给张九龄回话的机会,继续把后两句原封不动地背出来,“后两句呢,也是说这个的……听好了,那就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咸宜公主一首诗分成两段吟出来,前后用词基本一致,让人觉得此诗朴实无华,乍一听,确实像个十几岁少女作出来的,如同打油诗般的七言绝句。

    当咸宜公主把诗读完,很多人脸上犹自带着敷衍的笑容,有想出来恭维几句的,却明白这是公主请教张九龄的诗作,应该先由张九龄点评。

    张九龄脸上的笑容,最初很和善,带着一种尊长看小辈的慈祥,可当咸宜公主将整首诗吟完后,张九龄不知怎的,脸色突然僵住,站在那儿眉头慢慢皱了起来,面色随之便得冷峻。

    随之周围人也发觉异常,先是好奇,不过稍微琢磨咸宜公主作的诗后,许多人心里突了一下,随即用惊骇的目光看向张九龄,均想知道他如何应对。

    李隆基听女儿把诗读完,没有多想,笑着问道:“咸宜,你作此诗,有何寓意啊?”

    咸宜公主笑道:“父皇难道听不出,其实儿臣是在称赞张丞相桃李满天下吗?张丞相学识渊博,儿臣一心想要做他的学生,现在两京每个读书人也跟儿臣的心思一样呢。”

    “哈哈,是啊,谁不想能拜到张卿家门下?张卿家,你别见外,咸宜她在诗赋上没什么造诣,你尽管指点便是,不用在意朕的看法。”

    李隆基兴致颇高,想知道张九龄对此诗的看法。

    本来张九龄只是僵在那儿,但听了皇帝的话,脸上带着惊愕,而后把高傲的头低了下去,好像斗败的公鸡一样,连他身边的裴连清都听出皇帝似乎话外有话,赶紧扯了扯张九龄的衣襟,有让他见好就收之意。

    到此时,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才恍然。

    这诗大有深意啊。

    你张令公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为何还要“门前种花”?种花之意,不就是说你广纳天下名士,要以天下读书人师长自居?还给天下士子设下奉和诗题,以决定谁有资格拜谒?

    “朴实无华的诗句中,居然蕴藏如此深意,难怪张丞相脸色如此难看!”

    很多人心中都在想,随即他们想明白一件事。

    “以公主的才学,怎可能作出如此暗藏深意的诗?陛下替公主追问,不正好代表这是陛下让公主作的诗?真正作诗人,不就是陛下?”

    当李林甫想到这一层时,脸上重新露出得意之色。

    你张老头也有今天啊。

    我是没才学能当场把你作的应制诗比下去,不过总有人能压得住你的嚣张气焰。

    先前不是很能耐吗?

    现在看你脸往哪儿搁!

    “回陛下的话,老臣认为,此诗中所提……老臣愧不敢当。”

    张九龄低着头,话不是对咸宜公主说,而是直接回李隆基,“老臣公务繁忙,已有数年未曾传授士子学业……至于种花,不过是老朽晚年来的一点爱好,而东山堂,老朽已很久未曾去过……”

    本是要点评诗句,话说出口则成自辩,言外之意,诗中提到他和东山堂的内容实在是有失偏颇。

    李隆基微微一怔,脑子还有些糊涂。

    作为前半生,李隆基是少有的英明帝王,眼界很高,从不去想如何防备臣子篡权,再者他真的没把咸宜公主的诗往心里去,一时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则顺杆往上爬,质问道:“张令公答非所问。陛下是问你对诗的评价。”

    张九龄道:“老臣才学浅薄,不敢妄评。”

    “那……”

    李隆基稍作迟疑,瞧出气氛有些不对,摆摆手道,“就当小孩子言笑,此诗不提也罢。宴席继续,张卿家请坐。”

    张九龄如蒙大赦,坐下来时头上全都是冷汗,却不敢伸手去擦。

    作者其他书推荐: 锦衣状元 寒门状元 傲气凛然 勇闯天涯 铁骨 光速领跑者 极品仙医在都市 再生传奇 越境鬼医
    相邻推荐:极品神印少主超神学院里的男天使惹爱成瘾玩转香江医路坦途特种兵之神级提取系统我叫巴克都市猎人史上最强大师兄信息全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