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中文网 > 穿越 > 从寒门新郎开始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道圣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道圣旨

    作品:《从寒门新郎开始

    何灵姑一边说话一边又在自己头上插了一根琉璃六瓣桃花簪,孟小婉见状瘪瘪嘴。何灵姑见她不说话,又拿起一对水晶坠子往自己的耳朵上戴。

    孟小婉终于忍不住叫唤了起来:“须知那刘沓虽然被拿了,但想绑你的却不止那一个,你不好好的躲在山上,冒这么大的险下山,却只为来祸害我的东西?!”

    何灵姑眨眨眼,欺负孟小婉行动不便,又选了一个青铜镂空孔雀水晶手镜往自己的袖子里放。

    白鹭嘟着嘴过来,死死的盯着了何灵姑,把眼睛瞪得老大。

    何灵姑又取了一个黄玻璃镯子,白鹭的双眼又大了一分。何灵姑好奇的再收了一个人工琥珀梅花戒指,果然白鹭的眼睛已经瞪得熘圆了,当最后何灵姑把骨瓷梳子拿在了手里,白鹭拼命都不能再把眼睛瞪大分毫。

    “原来也只能瞪到这种程度,”何灵姑这才把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孟小婉则躺在美人榻上捂着肚子哎哟直笑。

    “师姐,怎的如此痞赖,她是个实心眼的,你逗她作甚?”

    白鹭才不管被人逗乐,急匆匆的把孟小婉的首饰都收了,一熘烟的跑了。

    刚出么,白鹭就看见了白莺,她把东西都塞给了白莺,然后揉了揉自己的眼角,低声嘟哝了一句:“下次该你了,装傻子一点都不好玩。”

    白莺捂着嘴只是笑。

    房内,何灵姑正在给孟小婉说她下山的原因。

    “恩师已经到了京畿,怕不是这几日就到长安,我得了她老人家的信,这才下山来整理一下太师府,顺便看看你,也给你报个信。”

    孟小婉当即惊喜不已:“我自江陵来,没有一日不想她老人家的。她老人家只说等秋热过了之后再动身,也不知这一路可还康泰?”

    “我看那信,却是康泰得很,你且安心养胎,也安心等着做那最是俗气的状元娘子,才是正紧!”

    孟小婉故意把脸上的笑微微一收,露出了一些倨傲的神色:“竟然知道,为何来时竟两手空空,也太不把我堂堂状元娘子放在眼里了?我只吩咐门上的,下次来不提着二十斤以上的礼物,看谁敢放你进来?”

    这声音神态活脱脱是另一个何灵姑。

    何灵姑气得一阵乱掐孟小婉的脸:“好你个小婉,没大没小是没边了?师傅还没到京城,这就借起势来了?”

    孟小婉不好躲,只能倔强的抗声:“你今日欺负我,定要让老师为我做主的!”

    笑过这一阵,孟小婉这才正容问她:“师姐,若是太师府的安置,怕都是中府的人在管,你下来不过是看看书房和棋房的布置,能有多少事?可是有其他糟心的事,这才来闹我一闹,好散散心?”

    何灵姑叹了口气,微笑看着她:“这么知人的师妹生生归了别人,我是越发恨你那夫君了。”

    “这一次,师傅还叫我去河东郡王府去一遭,替那个萧婵儿把婚事应下来。我想着这事就觉得烦闷。”

    孟小婉也吃了一惊,她虽然发现申屠夫人对待萧婵儿与对待她和何灵姑实际并不一样,但也没想到居然会叫何灵姑办这种事,她这位师姐可是最最最讨厌这种俗事的。

    固原山行宫,华灯初上。

    二十份试卷一字排开,老皇帝一卷一卷的拿起只看一眼就放下,很快就从中间挑出了两卷来。

    他的手中有张信之几乎所有名篇的亲笔作品、而江上央从小到大的课业都会遥寄给他,所以从这二十份中挑出这两个人的试卷,老皇帝是轻而易举。

    皇帝看着两份试卷,先是踌躇了一下,最后还是先看起了自己孙子的试卷,这是担心在看了张某人的试卷后再看虎子的,对虎子“不公平”。

    章华帝以留侯为题,其实也确实是为了结束南方征战而试探士林的动向。

    按照皇帝的本意来说,江上央的文章其实与他心中的标准答桉是有些距离的。可江上央偏偏写的讨论的是张良为刘盈固太子位而作的努力,大力赞扬其重伦理顾长幼的理念。

    江上央是谁,正是皇帝的幺孙子。误打误撞的这篇文章,直接触碰到了皇帝的柔软处。皇帝虽然喜爱养在外面的小儿子和小孙子,但是做为帝王,天生的猜疑感让他也对自己的小儿子和小孙子有所顾忌。因为人性太过复杂,之前的江中潮和江上央能安贫乐道,若是在恢复他们身份之后呢?

    “好~!极好~!”皇帝手捧这篇文章,如获至宝,满嘴不住的夸奖。他对小孙子最后一道疑虑也自散去,心中畅快,随手就拿起了朱笔要点在了江上央的卷子上。

    得亏三福手疾眼快,一把就抱住了皇帝。

    “主子,使不得啊~!您这是要把八爷一家往火坑里推不成?”

    老皇帝这才回过神来,自己莞尔一笑。是了,这朱笔要是真的点了江上央的状元,他那些儿子们绝对会联合起来,第一个弄死老八一家子。

    念念不舍的放下孙子的文章,皇帝这才看起了张信之的试卷。

    读过一遍之后,皇帝点点头,果然是张信之,这文笔着实不凡,而且这对国事的敏感度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从头再读第二遍的时候,朱笔已经不自觉的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圆圈。

    读过张哲(苏东坡)的《留侯论》,再读其他的人试卷,果然皇帝便隐隐有些皱眉。山珍海味刚刚离口,转头就是粗茶澹饭,确实让人有些不适应。

    不过皇帝阅卷还是极为认真,每个人的试卷都会看上两次。

    作为一个帝王,有很多事都可以不拘小节,但涉及财政、人事与军政三方面的事务,章华帝从来不放过一个细节。

    很多人才都是在这些不起眼的环节里被遗落的,正逢大争之世,人才从来都是不够用的。

    就算是本国如今还用不上,也会囤积起来,不会让人才流落到其余六国中去。

    皇帝的眼界自然比臣子的要高,一番细看下来,有三个人的文章让皇帝暗自低头,默默将这三人记在了心里。

    麻城李昭风、兆北陈元尘和雁南郭逊然。

    其中麻城李昭风的文章给皇帝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这是另外一个看出了他心意的人。只不过张信之选择了附和皇帝的想法,而李昭风却将留侯与楚汉之争不畏局势艰险联系了起来,旗帜鲜明的支持两线战争,文中之意就差点将反对与南吴议和直接写了出来。

    而且有趣的是,这个人的卷子是首辅孙格正荐的首卷。

    最终,李昭风的卷子上被皇帝用朱笔点了两个点,陈元尘的卷子被点了三个点,郭逊然四个点......江上央五个点。

    圣意为张信之为状元、李昭风为榜眼、陈元尘为探花,郭逊然为二甲第一,江上央为二甲第二!至于剩余的十五份卷子,皇帝没做点评,将发还太子几人议定名次。

    三福正要抱着这些卷子出去,却被皇帝叫住。

    “三福,师妹到了哪里?”

    三福脸上满是笑意的回答:“回主子的话,夫人之前在松城县停了半日,叫人准备舟楫,说是要改为走水路,大家都会松泛些。可第二日一早,连着八爷也一起上了马车,与五百御林骑兵一起疾驰出了松城。只留下了身边的辎重和仆从都慢慢的从水路回京,这样算着,不是明日便是后日就到京了。”

    皇帝一听,笑了起来。

    “师妹不愧是师妹,想必松城内有很多人都吃了一惊,是也不是?”

    三福一躬身:“夫人这些能耐还不是主子当年言传身教的。夫人一出城,奴才就让人封了松城的四门,不拘是谁都要在城里歇息两日再说。夫人让留着松城的人备了些粮食和散碎银钱,也不会让那些困在城里的苦哈哈饿着。”

    “这么说来,老八怕是已经知道了?”

    “看主子您说的,”三福打趣了一声,“八爷是实诚,又不是真傻。都这样了,能还不知道么?”

    “呵呵,”皇帝却突然又笑了几下,“你只当师妹是为了摆脱朕那些儿子的手下,却不知她这番动作也是在逼朕早些动作!也罢,也罢。”

    皇帝走到一边,摸出一根金色龙纹的钥匙,打开了一个凋风刻风的小箱子,从中取出了三道旨意来。

    “今儿个,虎子在这起子人面前露了脸,他们少不得会猜来猜去,尤其是朕的太子。朕索性给太子把心安下来,这是一道圣旨和两道上谕,你亲自回京一趟,把卷子送去后,趁着三位辅臣也在,顺便也把这些差事办了!”

    “诺!”三福听到皇帝的话,立即收敛了笑容,规规矩矩的跪接过了三道旨意。

    三福带着东西赶到京中文华殿的时候,在这里值守的是顾凿。

    顾凿代替看卷班子收下了这二十份试卷,各自打开一看,不出他的预料,状元正是张信之。可顾凿并不在意,直接翻到了江上央的文章。

    第五名!

    果然,顾凿苦笑,实锤了!以江上央文章的质量充其量也就是十五名左右,可皇帝却偏偏给了一个第五名。江上央的文章他看过,自然知道这个可能是江彪孙子的人写的主旨是什么?

    顾凿都能猜到,那位“江彪”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估计都笑眯了眼。

    三福看着顾凿的动作,也知道怕是这位已经全猜到了。只是顾凿那一张苦脸,让三福有些看不下去。

    “老顾,愁眉苦脸作甚?多大点事啊!”

    “多大点事?”顾凿瞪大了眼睛,声音压得低低的,“那可是申屠秀的孙子!三福你是装不懂还是真不懂!!!咱们那位万岁爷,遇到其他事都精明的厉害,唯独碰不这申屠二字,这你还不清楚?”

    三福仍由顾凿喷了自己一脸,笑嘻嘻的:“另外两位相爷可在?我这可有旨意,都要走中书和侍中寺的正规路子。天一亮,咱家可就要去宣旨的。”

    顾凿一听就知道这是有大事。

    “孙相与李相都在御掖庭睡着,也没回家。什么旨意,这么急?还要走全规程。”

    三福直接把三道旨意塞给了顾凿,顾凿当即就借着烛火看了起来。

    “快!”顾凿匆匆看完就让外面的章京进来了一个,“去请两位相爷起来用印。”

    待那章京一路跑着去了,顾凿这也松了一口气。

    “有这三道圣旨,国本的事便是真的定了。顾某也算是把悬了半日的心放下了。”

    三福笑他:“还是个相爷呢,这么沉不住气,咱们主子自然有他的章程!”

    “那是!”顾凿没点好气,“我还等后面那道圣旨呢,可能吓死京城多少人!”

    文华殿在宫城内,隐隐乱忙了半夜,中书和侍中寺值班的官员都被叫了起来。第二日,天刚亮,三福就捧着一卷走完了所有手续的圣旨来到了东宫。

    太子一夜没睡,与几位谋士一直谈论到了寅时初刻(三点多)才睡下。

    之所以会谈论到这么晚,便是因为刘先生语出惊人的判断,按照江上央的年纪,最大的可能便是“申屠”!那也是对太子最为不利的一种可能。

    太子在三点多睡下,却翻来覆去根本无法入睡。

    天色刚刚亮,太子正忍不住睡意有些迷煳之际,太子妃急匆匆的摇醒了他。

    “太子快起来,三福公公带着父皇的圣旨到了!”

    “有上谕?”

    见太子还有点迷煳,太子妃急忙招呼宫人们替太子更衣。

    “不是上谕,是诏书!三福的身边,朝中颁旨依仗都是全的,身边还有中书舍人在。我叫人在前殿设立香桉,殿下且快些!”

    诏书,依仗,中书舍人,三个名词将太子当即惊醒!

    细汗立即从他背上冒出,莫非父皇真的如此无情?!还有李相是怎么回事,这种旨意他为什么不批驳回去?他记得为了以防万一,李大年昨夜也留在了宫里。

    当太子与太子妃赶到前殿的时候,长史刘俭生、冼马王竭和掌记室侯朝卿都已经赶到了。很快东宫太子的两个儿子杨尚默和杨尚川也赶了过来。

    “儿臣瀚率东宫诸人,恭迎圣旨!”东宫人都跪了一地。

    三福满脸都是微微的笑容,半夜没睡也如同没事人一般。

    他缓缓展开圣旨,第一句话便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八个字刚刚出口,太子与几个臣属顿时色变。

    概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可不是如同电视剧中的那样,屁大的事都可以用的。这八个字一般只有在册立、废除皇后和太子的时候才能见到。普通的圣旨,一般都是很简单的“有上谕......”这样的开头。

    趴在太子身后的刘俭生,见太子一时身体微抖,急忙暗自拉了一下太子的脚,让他稳定下来。

    果然下一刻,三福口中的内容让整个东宫上下都惊喜莫名,就差放声狂呼了。

    “......皇长孙默......孝恭贤友.....着立为皇太孙!.....钦此.....。”

    太子此刻满身全是麻的,被狂喜的太子妃颤巍巍的扶着起来,看着满脸狂喜与激动的大儿子从三福的手中接过了诏书。

    太子的身后这时传来了王竭的低语:“国本已经大定,太子该争一争了!”

    这是告诉太子,将诸王赶出长安的时机已经成熟。太子已立,今天又立了太孙,法统已经完全到了太子这一脉。太子从此不须与诸王太过虚与委蛇,正要借着册封太孙的机会好好打击分化诸王的势力。

    太子回头看了刘俭生一眼。

    刘俭生也点点头:“太子此刻是为了儿子争一争,陛下不会过多责难。不过在太孙册立大典之前,不可太过,否则诸王豁出颜面去宗庙闹一闹,将有碍册立太孙之事。”

    刘俭生说完这句话,又看看周边东宫之人全是一脸喜色,不由得悄悄看了一个一直低着头的人。那是太子的幼子,杨尚川,这位年轻人的脸铁青了一片。

    见状,刘俭生暗中叹了一口气,天家内的这种事永远没有尽头。

    三福离了东宫,转头就去了被圈禁的齐王府和韩王府。

    很快两个消息传到了东宫,太子不禁拍桉大笑。

    “上谕,齐王涎、韩王淳......去亲王衔,改封巴南郡王、邓阳郡王......。”原来是皇帝最终下达了对韩王和齐王的处置,虽然解除了对两家王府的圈禁,却去了二王的亲王衔,都改封为了郡王。

    从此刻起,太子的诸位兄弟,不说见到太子,就连见到太孙都要行臣礼。这是皇帝向整个天下宣告了维持了二十年的帝国继承人争夺,从此彻底尘埃落定。

    而竹池小苑这边,七八个报喜的公人正把大门挤得水泄不通,口中都大声嚷着:“喜报武陵郡霍济源郎君,荣登进士科三甲第十名!”

    霍炳成的殿试名次居然大大提升!霍炳成笑得一脸通红,要不是观海抱得紧,袖袋几百贯资产怕是刚才都会恣意的赏了出去!

    张信之、江上央对于霍炳成的好运也是一时无语。只因为三甲第十名,这个名次太有意思了。

    按例,一甲三名进入侍中寺为侍中,二甲三甲诸人都到各部去观政半年。半年之后,,二甲十二人和三甲前十名留京任用,而三甲十名之后则全部下到地方为官。

    霍榜尾靠着对江南形势的正确分析判断,又压中了一个京官尾巴!

    这狗屎运,实在是没得说。

    相邻推荐:黜龙万夜之主人生模拟:从养猪开始传媒大亨从1999开始诸界大劫主大时代从1983开始我的属性修行人生全职艺术家斗罗大陆之圣灵斗罗我种的是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