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中文网 > 穿越 > 从寒门新郎开始 > 第三百四十章 正五品了!
  • 第三百四十章 正五品了!

    作品:《从寒门新郎开始

    “几十万斤的糖货,”刘重想了想张哲准备收拢的糖货总数,还是摇了摇头,“这两家怕是也吃不下。再说他们两家早就在王爷们中下好了注,如今转头向八爷卖好,实在是断无可能!”

    “怕他个逑!”魏破低声骂了一句,“官司打到御前都不惧他!这些弹劾,纯属污蔑,大人只管上书自辩,我们一体附署!”

    坐下的几人,如今都算是张哲的班底。

    曹令文正式坐稳了秀山县丞的位置,吴怀晋了判官,刘重实际领了学判衙门,就连因为岳傥的死,被撸去了县尉职位的魏破,也被张哲提拔做了暂管郡兵的权都事,他手下的几百县兵也都转为郡兵编制。

    顾家在江陵城有面子,张哲手里又有银子,吏部对于昭阳郡王手下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几件事办下来倒是不难,从江陵到长安,张哲的这几个保举一路畅通无阻。

    张哲听完几人的议论,只是澹澹的发笑。

    “这等折子,其实不过是试探罢了。试探的并不是在昭阳做事的咱们,其实是在试探昭阳郡王,或者说是在试探贵妃娘娘的反应。这些个折子,咱们不用理会。长安那里有郡王和贵妃在,我们只管安心做事就是。”

    曹令文几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曹令文出头问了张哲。

    “大人,我们虽是朝廷的官员,如今其实是在为郡王经营昭阳。就如此与陆家和司徒家闹翻,可会让郡王和贵妃那里不好做人?”

    “诸位别忘记了陆家与司徒家身后是谁,”张哲一点都不在意,“那是泰安郡王和河东郡王,如果八爷还真想着与这两位客客气气的,那才是自己触霉头,太子的霉头!所以,贵妃必然是要与这两家做过一场的。”

    “做过一场又如何?”老太太的声音把跪在地上的杨宗潮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老娘居然让他与几个哥哥翻脸!

    “张信之可是你的亲戚,还是虎子的义兄,弹劾他的时候,人家可没给你们父子留脸面。”申屠贵妃扶起了儿子,同时把自己的看法教给他听,“昭阳出产本就少得可怜,张信之带着一帮子人好不容易从进吴国弄了些糖货来,还不是为了替你经营昭阳。你要是不替他争,日后你下面那些人哪个敢真心跟着你?”

    “那儿子就事论事,只把弹劾信之的那几条给驳斥了,也不至于把那些人给弄到丢官去职吧。”

    “人家既然派了这几个出来,本来就是弃子,郡王倒替人忧心了起来,却也好笑!”何灵姑在一旁捂着嘴笑。

    老太太拍打了何灵姑一下,又和颜悦色的对儿子说。

    “傻孩子,你日后是要看你长兄太子的脸色过日子的,那就不能与其他几个兄弟关系太好。这件事,为娘也要去你父亲那里去闹一闹,和他们生分了,为娘也才安心。”

    “儿子本也是想到这一点的,只是到底是自己心里过不去。”

    “你那折子不要用,还是用虎子的那封,他一个年轻人那言辞激烈些不算什么,你父亲也知道张信之与他的关系。”

    “是,母亲!”

    看着儿子远去,申屠贵妃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我这个儿子,委实不是做王爷的命。”

    何灵姑却笑:“那是老天爷看您逍遥了那许多年,故意给您找些事来做。要怪便怪您好日子过多了,在旁人府里这点算计算什么,吃饭喝水一般随意。”

    “碎嘴!”老太太不客气的给了何灵姑又一巴掌,“你昨日去了竹池小苑,米姐儿可还安好?”

    “哟~!”何灵姑不满的都嘴,“自打您见过米姐儿,这跟前的大徒弟,和带着米姐儿的小徒弟都不在您心尖子上了!整日就问米姐儿,好着呢!能吃能喝,能哭能闹,一炷香能爬遍一整个院子,见到什么都可乐。”

    “这么大人了,还吃小孩的味?”老太太不爱理她的样子,“你好不好,老婆子我还看不到?反正就是个单着的,最苦也只是寂寞罢了。婉儿倒比你辛苦些,千里相思可不轻巧。”

    何灵姑被老太太几句话给气得倒仰。

    “您就可劲损我吧,气死了大徒弟,您就得着什么好处了?”

    “嗯,怎么就没好处了?”老太太漫不经心的,“你啊就是个不上进的,终身大事不着急也罢,学问也没什么长进。你看看婉儿,如今的诗才也是越发出息了,看看这写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这几首词,老太太我都跟着她名垂千古,你呢?”

    何灵姑咬着嘴唇不说话,因为她早就知道这几首词其实是那个人写的。可外人总要把名头加到孟小婉头上去,连孟小婉都无可奈何。

    “生气了?”

    何灵姑扬扬眉头:“哪有?我也不敢。”

    “拿着!”老太太叫人送过来一个檀木盒子,盒子里是一支赤金钗子和一把白玉凤纹锁。

    何灵姑这才笑了,拿着这两个东西仔细的看着,尤其是对玉锁爱不释手:“就知道您其实还是最爱我的。”

    “想多了,”老太太笑了笑,“钗子给你,玉锁替我带给米姐儿。”

    玉锁在毛毯上飞出去老远,唬得几个丫鬟急忙去捡,生怕大姐儿失手砸坏了贵妃赐下的东西。

    “你看看,你家姑娘就不稀罕!”何灵姑懒洋洋的对着孟小婉吐槽,“可老太太就是稀罕给你家米姐儿,我想要还不给!这么小的人,哪里就能戴得住这么重的东西。”

    孟小婉笑了一下,逗着女儿乐了一回,这才看向了何灵姑。

    “师姐你嫉妒什么?恩师赐下这个玉锁,不过是叫我安心,不要去担心那些对夫君的弹劾罢了。你把持着老师这许多年,我要吃味起来,一辈子都不够的。再说,我这里的好东西,你还取用的少了不曾?”

    “是,你大方,”何灵姑随手将孟小婉头上的一根天蓝色琉璃步摇取了下来,“我的!”

    白鹭急忙上前,替孟小婉把散落的一缕头发梳好,转手又簪了一根血红色的珊瑚步摇在大娘子的头上。

    何灵姑呆呆的看着师妹头上的新步摇,随即噗呲笑了起来。

    “好么,你家的奴婢也变得刁滑了,知道你第一根步摇保不住,便把最好的留到第二根。”

    孟小婉也笑了一笑,取下步摇一看,还真是。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没想到你家的那个,竟如此会做生意?好几十万斤的糖货,我可是收到消息,内阁的几位都盯上了。”

    孟小婉细想了一下,心里略定:“糖本就是朝廷急需的物资,莫不是要把昭阳的糖转运来存了国库?”

    “我也是听人说的,似乎李大学士正有此意,而顾相却一直在价格上与其意见相左。李相说这些是朝廷官员帮办来的财货,想让昭阳郡王自己上表敬献,朝廷反还一些恩赏就是,而顾相却说,如今藩王初立,郡王们旦有所得都应予以承认维护,否则不利于大势,是故孙相一直未有定论。”

    孟小婉拍手笑了:“师姐果然是个耳报神,这个消息却是极重要的。”她说完就把珊瑚步摇放入了何灵姑的手中。

    何灵姑一点也不客气的收下了东西,走的时候还傲娇的交待孟小婉。

    “你给南方写信,可别说是我传来的消息。”

    孟小婉的书信没有朝廷的庭寄快,谢伦带着她的家书南下的时候,朝廷的六百里加急庭寄就送到了张哲的手里。

    朝廷肯定了张哲的功绩。

    庭寄中的语气,也像极了老皇帝的口吻。

    故意拖延差事的事,庭寄中朝廷只是微微点了一下海安就一笔带过,显然是已经知道了张哲拐弯抹角给东边出的那个主意。

    张哲由此推断,海安那边怕是已经开始动手了。

    其实海安郡王也知道,张信之是想让自己给昭阳郡挡枪,可这个主意却捅在了他的心尖上。蔡国的反应也一如张信之判断的那样,要多少粮食?平价不行就八成,赊账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海安郡王对沱江郡下手!

    这是妥妥的阳谋,海安郡王府上下都吃定了这个机会!若是错过这个时机才是海安郡王府最大的原罪。既可以解决海安郡的粮荒问题,又可以布局沱江,收拢人心。明知张信之没怀什么好意,但是海安郡那边已经急速的运作了起来。

    在庭寄的最后,朝廷奖励了张信之。

    之前被拿掉的侍中寺承旨又给他挂上了,昭阳郡同知前面的那个“署”字也被去掉,他从代理同知成为了正式同知,宗正寺郎中倒是又涨了一级,是为宗正寺经历司经历,署理武陵郡主家宅事,这是为了方便他用苏明烟的名义与吴国做生意。

    这才三个月,张哲就升到了正五品。

    曹令文几个知道了庭寄的内容后,也不禁感叹。

    同知大人有才华、有背景、后台硬,年纪轻轻升起官来却快捷得很。

    四月下旬,谢伦带着孟大娘子的家书赶到了昭阳。

    这封家书竟有半尺厚!

    张哲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写回信,凑足了足足一尺厚,不过这封史上最厚的家书,张哲选择了朝廷的急递,把谢伦留在身边。

    谢伦与耿良、高德术都坐在张哲的下首,这里是家里的书房,说的也是较为私密的事情。

    “再过几日便是五月了,如今吴国的粮食和蔗糖已经到了一半,郡中卖雪纸的钱款也存下了近五万贯。前几日,王府上的徐千和韩大年找到了我,说是要把王爷的昭阳军编练了起来。他们那边准备好了五十名侍卫充做军官,薛将军那里也会选派五十人,这次要编练三千人。想着让郡里出人出钱出粮食,也许了我几个出身。”

    张哲点了点他们几个:“你们三个都是老军伍了,正好借着这次机会都弄个正经的出身。”

    耿良三人都是大喜,急忙跪倒谢过了家主。

    “都别高兴得太早,也不是什么正经带兵的官,就是混个名目,大约是从八品的样子。”

    “家主放心!”

    家里既然放他们出去做官,那以后便不能称呼张哲为郎君了,而是要称呼一声家主。

    整个四月和五月都是俗称的农闲,而昭阳郡的百姓却过的极为充实。

    有了钱粮的张哲,再一次在全郡发起了修渠筑坝的工程。他这一次采取的是招募的方式,百姓们纷纷响应。

    百姓们的认识很朴实,闲在家里吃粮亏不亏,还不如去工地上卖力气吃饭,一日还有一顿干的!工钱还是五日一结,给的全是实实在在的粮食。

    本来大家就怕今年年景不好,一听说工地上不发钱而是发粮食,呼啦啦的就都去了,一村一村的往工地上跑。

    而郡城里的人也有事做,石乔正好筹建武陵郡主在昭阳的行宫,买下了方家的旧宅和周边的一些民房开始大兴土木。吴国摆明了是不想让苏明烟真个入境,就吴国太子的那个德行,被苏明烟迷倒是分分钟的事情。

    等苏明烟的行宫初具规模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忙过头的石乔突然得到了皇商们的通知。二千万斤粮食、二十万斤蔗糖已经与张信之交割完毕,石乔应该向皇商们分发款票了。

    “如何会早了这么久?”石乔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皇商的代表们却把他带到了一个东西面前。

    “石大人,粮食好运,可雪纸与蔗糖运起来就麻烦了许多,好在张大人设计了这个叫独轮车的东西,咱们的人一个人就能推起几百斤的东西,方便极了。拖延到今日才交接完,已经是最近多雨的缘故。”

    唐博回家探亲去了,石乔无人一起商议,他索性马上找到了昭阳府衙来。

    款票交易完成,沱江那边就要开始交接,可再有大半个月就是夏收,沱江上下非砸在了吴国朝廷手里不可,他想见见张信之。

    “石大人放心,”接见石乔的却是吴怀,“咱们卖出雪纸所得的钱款,还在收贵国的蔗糖。我家大人说这个生意还不算做完,沱江那边贵国不妨夏收之后再接手不迟。”

    呃?这张信之莫非要投我吴国不成?!

    石乔听了吴怀的话,竟一时产生了可怕的错觉,对张信之的立场产生了浓浓的疑惑。

    相邻推荐:黜龙万夜之主人生模拟:从养猪开始传媒大亨从1999开始诸界大劫主大时代从1983开始我的属性修行人生全职艺术家斗罗大陆之圣灵斗罗我种的是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