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中文网 > 穿越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九十四章 黄金时代
  • 第九十四章 黄金时代

    作品:《浴火重生大同梦

    卫青这阵子忙得不可开交,原因是他正在主持开发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银河计划。自从高纯硅提炼成功以后,这项计划就进入了冲刺阶段,方舟研究院为此专门在上海市郊设立了一个‘硅谷‘研究所,由卫青担任所长,他手下的40名大学生也被他集体收编,成了‘硅谷‘的研究员。

    高纯硅的提炼只解决了设备制造的瓶颈,卫青主要负责操作系统的开发。仍然是软硬件齐上,方舟一边制造原型机,卫青一边设计电脑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这两种语言都是提供人机交流的最基础环节,机器语言实际上就是二进制机器码,汇编则提升为助记符号形式。万事开头难,所有工作都要一点一滴地从头开始干。

    事实上无论机器码或汇编语言,在方舟电脑中都是现成的,直接套用即可,但任安平坚持认为,只有从一开始就彻底抛弃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汇编语言,纯以汉语表达,才能真正确立中国信息产业的主导权。

    这个想法自然是很不错的,但实践起来难度也不小。这是由于英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仅凭二十六个字母就能组成千变万化的词组,十分便利;而中国文字局限于方块字型,光汉字输入就很复杂。不过这难不倒卫青这位电脑天才。

    所谓人机交流,无非两个环节--输入和输出。简单地说,就是让只认得1和0这两个代号的计算机充当中介,以人为规定的格式将数据还原为0和1,交给计算机进行高速简单运算,再用人类能够理解的格式输出运算结果。

    先说输出环节,最佳的输出设备自然是显示器。为了节约成本,方舟研究院直接采用了德国人费迪南德·布劳恩在1897年发明的阴极射线显像管。用云母等绝缘材料制成光电靶,把光电靶装在阴极射线管内。再在光电靶的背面涂上一层金属,正面分布有许多光电金属的‘小岛‘,这种光电金属受到光照射时就会放射出电子。当光线聚焦到光电靶的正面时,每个小岛放射出的电子数目就会同投射光强弱成正比,这样在光电靶上就构成了一幅电荷图像。

    根据这一原理,方舟专家们研制的第一代显示器工作原理是:以电子枪对光电靶进行扫描,扫过每个圆点的时间正好是足以摄取其电荷的时间,使光电靶的金属正背两面的小岛形成一个个小型电容器,每个都带有一定的电荷。当扫描电子束取代了失去的电子时,每个小岛就会连续向金属背面反射它自己的电荷,在金属板上产生的电压变化的顺序,也就是得到了代表图像的视频信号。这些信号再通过电线传递到接收机上,由另一支电子枪把图像画上荧光屏。虽然这种电子扫描装置所产生的图像暗而模糊,但也足以应用了。

    至于汉字内码方面,方舟电脑中有现成的字模和点阵字库,本来只需与银河原型机的存储磁盘对接即可实现传输,但限于工业水平,实在生产不出符合方舟电脑标准的高级接口,所以只得以人工输入来完成这项工作,将五千多个汉字字模一个一个输入原型机磁盘中,工作量相当大。好在卫青手下有40个人一起干,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汉字指令及文本的输入?在这方面卫青费了不少脑细胞。经深思熟虑,卫青首先修改了方舟的标准键盘,取消了所有英文字母,代之以简洁的中文,如‘ESC‘改为‘取消‘、‘ENTER‘改为‘确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英文键盘上的二十六个字母怎么改?卫青首先想到的方案是,自创一套汉语注音符,以拼音法输入。但随即意识到,汉语中同音字过多,如果以此作为中文录入的基本手段,难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这点资源在现代计算机上可能不算什么,但用在原始的晶体管计算机上实在很不划算,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经过卫青长时间的反复比较,分析各种输入法的优劣,最终选定了‘五笔字形‘。原因很简单,五笔字型最符合汉字的构造原理,输入过程相当于用键盘在计算机上拼字。只要把系统内置的点阵字模逐字标记,一一对应到所属的键盘位置和顺序,即可实现汉字的快速输入。这项工作看起来极其繁重,实际上第一代计算机所要求的功能仅限于数学模型的运算,所以真正需要用到的汉字指令很少,编程语言也可以设计得很简洁,因此只需要二百多个常用字而已,其余的可以留待日后慢慢补充。

    平心而论,第一代计算机以中文为基础语言,客观上是舍近求远的行为。其主要缺点是虚耗系统资源,在操作上也不如英语编程那么便利。之所以刻意如此,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为了便于国民学习。在这些现代人曾经经历过的时代中,几乎任何一台电脑都以英语为基础语言,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熟悉英语,就很难掌握电脑核心技术,这一点令中国人在起点上就落后于英语国家,任安平等人深知其危害,自然不肯重蹈覆辙。经过此项改良,无论编程还是应用,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中国人就能轻易学习电脑技术,从总体上衡量,可以极大节约学习成本和学习时间。而随着电脑运算速度的提高,拼音等各种输入法也会相继得到应用。反之,外国人要学习这种先进科技的结晶,就必须先掌握汉语,否则一切无从谈起,进而可以促进汉语在全世界的推广。

    第二,抢先制定工业标准。任安平保守估计,国外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时间才能提炼出高纯硅,到时候中国的信息产业早已发展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这方面不论哪个国家都很难赶上,平等竞争更无从谈起。即使发生意外,比如技术资料外泄,或某大国实现了超常规发展,那么软件方面他们也不可能另起炉灶。

    **的整体思路是:第一,任何操作程序都必须构建在汉语基础上,外国文字只能在操作程序基础上编写输入法程序;第二,中国生产的计算机全部捆绑销售,即任何基础操作程序、核心程序都必须烧制成只读文件(工作原理上必须可写的文件除外),不使其被篡改,拒绝运行未经中方认证的程序,不单独出售操作系统。简单地说,使用中国电脑必须同时购买操作系统,软件只能随硬件一同升级,并且从源头上排除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第三,有计划提升技术含量,分阶段推出新产品,以寻求计算机产业的最大利润为最高目标。简单地说,既要保持技术绝对领先,升级换代的速度也不能过快,在每一个技术水平上都要先赚足钱再发展,以经济效益而不是以科技发展为最终目的。

    这种宏观政策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等于是自断臂膀,但是对于拥有海量超时空科技的方舟研究院来说,却是最佳的选择。

    1919年6月,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终于诞生了,正式名称是银河-1型计算机。第一代银河机的运算速度虽然只有每秒五十三次,但卫青和他的学生们爱愈性命。有了这个宝贝,卫青上起课来格外精神,再也不用纸上谈兵了。不过高纯硅提炼不易,银河机造价十分高昂,所以只得小批量生产,首先满足各类科学研究和国家重点基础建设的需要。同年,国家工业部增设信息产业司,专司扶持有关计算机产业的一系列工业链的建设。

    银河计算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陆少阳等人的高瞻远瞩,更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此时的中国国库十分充实,从欧战爆发之日起,整个同盟国集团就都成了中国军工业的衣食父母,汉阳兵工厂年年扩建,却无时无刻不在超负荷运转。为了满足雪片般从各国飞来的军火订单,国投(中国国家投资基金)又先后在南京、沈阳、成都三地斥巨资兴建了大型综合军工企业。由于国际市场上钢铁价格爆涨,为抓住有利时机,武钢和攀钢两大冶金基地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尤其是攀钢,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三期工程的建设任务,1919年的年产钢能力已超过八十万吨。

    苏俄十月革命后,协约国集团视苏维埃为非法政权,前俄罗斯帝国又长期与同盟国集团敌对,苏维埃政府强力推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与各国格格不入,可以说被整个西方世界孤立了。所以,急于恢复国内经济的列宁政府在各方面都不得不依赖中国,加上中俄之间低关税的贸易协定,使得庞大的俄罗斯几乎成了中国一家独占的商品倾销地。从农产品、纺织品一直到机器设备、土建工程,中国产品无孔不入,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轻重工业的全面发展。苏俄政府虽然也意识到长此以往,国民经济必定受制于人,但综合权衡下来,仍然离不开与中国的长期合作,只得隐忍。

    随着对外贸易的急速扩张,西欧各国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而中国却依托强大的科技实力,在国内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彻底摆脱了早年对德国工业的依赖,各项工农业产品都能自给自足。尤其在船舶制造方面,中国各大船厂都已经具备了独立制造万吨*的能力。1918年5月,陆少阳批准了国防部呈报的《中国海军十年发展规划》,规定在今后的十年内,兴建3艘3.2万吨级航空母舰、6艘1.2万吨巡洋舰、10艘1万吨远洋运输舰、12艘8000吨驱逐舰、20艘汉级潜艇(1918年初定型,又名018攻击潜艇),总吨位超过40万吨,以期在十年内组成三支强大的航母特混编队。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的国际收支呈一边倒的绝对顺差。再加上国家实行严厉的金银管制,国内绝大部分私人持有的贵重金属都进入了国库,中国的金银储备已渐入世界前列。为储藏这些金银,中央银行北京总部的地下金库连续三次扩建,这才勉强能够容纳排山倒海而来的金银。一场大战就能令中国跻身世界金银王国行列,这是除陆少阳五人外,所有中国人都没有料想到的。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大战的爆发,使中国仅凭一纸政令就囊括了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技术人员。早在1914年欧战初期,中国政府除宣布保持中立外,还颁布了一项移民法令。即任何国家之人民,凡能通过中国教育部考试院于各大中心城市每月举行的技能认证考试,或者被大中型企业所聘用,便可申请在中国长期居住,甚至可以取得中国国籍。

    教育部举办的技能认证考试主要集中在理工科方面,门槛也不高,只要符合熟练工人的要求大多都能获得通过。而任何外国人只要取得了这张认证证书,一般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劳动部还专门发文,严禁歧视外国劳工,外国人一旦取得在华务工资格,即与中国人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福利。

    欧战初期时,这项移民政策的实际功效还不十分明显,参加认证考试的外国人也寥寥无几。随着德奥联军在欧洲大陆上一路高歌猛进,灭国无数,产生了无数拥有一技之长的难民。这些难民一开始大多逃往美国,随后发现美国国内没有多少就业机会,而且美国国内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难民们虽然躲过了战争威胁,但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度日。

    然后他们发现,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大国正在迅速崛起。那就是中国。这里同样没有战争,但建筑、冶金、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等各领域无不在大兴土木,就业机会遍地都是,再加上中国政府颁发的一系列鼓励移民政策,对于饱经风霜的难民们来说,这个国度无疑是他们的天堂。尤其是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一来和中国距离较近;二来国力衰弱,生活贫困;自然纷纷涌入中国谋生。

    到1918年底,通过中国教育部技能认证考试的外国人已达到65万人之多,这对于普遍缺乏熟练技工的各大建设项目来说,无异于输送血液。一些企业甚至直接在考场外举行招聘会,令许多外国劳工刚领到证书就找到工作了。双方得利,皆大欢喜。

    在国家财力猛增的拉动下,各基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飞速增长,年增长幅度普遍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新疆油田、中原油田、汉江油田、鞍山钢铁厂、邯郸钢铁厂、上海石化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陆续上马。在这种情况下,银河计算机的投产无疑将发挥巨大的技术支援作用。卫青和他的学生们一边在硅谷中从事软件开发,一边在上海大学内扩招计算工程科,培养急需的软硬件人才。

    与此同时,交通建设也摆上了政府工作的重心位置。身为国务院总理的秦长风深知,只有建立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干网,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而要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则必以修建铁路为第一要务。

    早在1915年底,孙中山就任全国铁路总督办,即从全局着手筹划中国铁路网。次年元月,孙中山先生主持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宣誓‘惟于铁道为己任‘。随后,孙中山视察了许多地方,提出了修建铁路的具体计划,要在全国各地修建10万公里铁路。在他制订的实施计划中,主张优先修建贯通中国东西部的铁路干线,尤其是修建通到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其中与新疆省有关的铁路线就达10多条,总长度近2万公里。这些计划修建的铁路包括兰州至若羌线,安西州至于田线,拉萨至于田线,迪化至伊犁线,迪化至乌兰固穆线,镇西至库伦线,伊犁至和田线,镇西至喀什噶尔线等等。

    孙中山之所以如此青睐西北各省,第一是因为东部地区已经建成了相对发达的交通网,出于地区间平衡经济的考虑;第二,中国业已建成贯通南北的京汉铁路、粤汉铁路、津浦铁路等线,但横穿东西的铁路只有新建成的陇海铁路(连云港至兰州)一条,而中国东西部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西部有储量惊人的丰富矿产,尤其是新疆:铍、白云母、钠硝石、陶土、蛇汶岩储量居全国首位,煤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石油、天然气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铁、金储量大,宝石、石棉、和田玉驰名于世。如此丰富的矿藏,却因交通不便而发展缓慢。若因此而长期忽视对西部的开发,必将牺牲整个民族的长远利益;第三,从政治角度看,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区,以少数民族人口居多,民族问题复杂,只有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增进东西交流,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部的政治稳定。

    孙中山明确提出:‘由扬子江口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迄于伊犁,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从上海至伊犁将敷设干线一条,另一条由广州至喀什噶尔。‘

    为开发经济,巩固边疆,中央政府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首先,在新疆、青海、宁夏、外蒙、甘肃、云南、贵州等省驻扎的人民解放军实行屯垦戍边,将主要力量投入生产建设中,开展大规模生产建设,以减轻人民经济负担。同时在各地组建建设兵团,以从当地驻军中退役的人员为骨干。建设兵团不是军队,兵团人实际上就是领取公务员薪水的干部、工厂企业的工人、耕耘于田间的农民,只不过沿用军队建制的称谓。建设兵团是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它在自己所辖垦区内,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双重领导,其性质相当于国有集团公司。

    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遍兵役制。凡年满18周岁的青年男女,原则上都必须服兵役,服役期为三年。由部队首先从中挑选出兵员后,其余一律分配到各地的建设兵团参加劳动。此时的中国人口大约为3亿5千万,而常备军规模只有150万,实际上并不需要实行普遍兵役制。但陆少阳认为,此项政策既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人员,又可以为每一个中国青年创造一次磨砺机会,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无弊,何乐而不为。

    1916年10月1日,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在孙中山亲自主持下开工兴建。十几万建设大军从兰州和乌鲁木齐两地同时相对铺轨作业,打响了铁路大军进军新疆的第一枪。

    1919年7月,兰新线东段铺轨进入到新疆境内。孙中山冒着酷暑亲自到施工现场巡视,随行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漫天黄沙中,孙中山在众人簇拥下遥指西方,激情满怀地规划更加宏伟的蓝图:

    ‘几千年来,中原就是中原,西域就是西域,中华民族始终不能融为一家,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路,没有一条可以踏遍天山南北的钢铁通道。‘

    ‘我们还要做一件大事,我孙文一定要亲眼看着我们的工人,把钢轨一直铺到伊犁的哈萨克州,出阿拉山口,联接上哈萨克斯坦的土西铁路。‘

    ‘竣工之日,凡我中华国民,皆可在东海之滨上火车,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然后进入哈萨克,继续游览美丽的欧洲大陆,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一直到荷兰的鹿特丹下车。这就是我们的欧亚大陆桥!‘

    相邻推荐:水浒仙途宠物小精灵之穿越火箭队言咒师热闹喧嚣的彪悍人生棋定今生魔力法则超级修复武圣世家法医鬼仙封神之余元